close

  比亞迪混合動力汽車唐一汽歐朗EV
  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,已成為汽車廠商爭奪的焦點。如何在中國這塊不斷增長,但競爭日漸激烈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,考驗著廠家的趨勢判斷和戰略眼光。近日,借助北京車展的較高關註度,眾車企紛紛發佈全新戰略規劃。優化品牌架構和產品序列,搶占新能源市場,推進產能擴張已成為目前車企戰略中的顯著趨勢。
  加碼新能源
  近幾年,國家和地方政府陸續出台的新能源汽車政策,直接刺激了國內車企在新能源汽車上的研發及生產投入。曾有業內人士調侃,為了提升品牌形象、貼合政府調控的新能源車項目,幾乎成了每一個車企“不管是否賺錢但一定重視”的事情。儘管是句玩笑,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目前新能源車的環境喜人,以及中外車企對新能源車的熱情之高漲。
  部分車企將重心瞄準量產,希望加快推進產業化和市場化進程。同時,各家車企在新能源車方面均側重不同的研發重點。
  比亞迪 強化優勢
  相較於上述車企,以生產電池起家的比亞迪,對電動車技術研發較早。2008年比亞迪F3DM即已成為世界首款商業化的雙模電動車,並開始投放集團客戶;2010年3月,比亞迪F3DM低碳版上市,並宣佈開始面向個人消費者銷售,國內新能源私人消費領域破土。
  近日,比亞迪發佈了542戰略和首款542車型“唐”。542戰略中的5代表百公裡加速5秒以內,4代表全面極速電四驅,2代表百公里油耗2升以內。按照比亞迪的計劃,今後比亞迪旗下所有新能源車都將達到542標準。在此戰略指導下,比亞迪在新能源車方面的優勢也將進一步得以強化。
  廣汽集團與比亞迪將建設“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總部、出口基地和研發中心”項目,發展新能源汽車及相關技術,開發及生產純電動客車、混合動力客車、傳統商務中巴及關鍵零部件產品。
  一汽 推進產業化
  4月20日,一汽首批4款量產新能源汽車上市,進入市場銷售。同時,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發佈了“中國一汽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”,即到2020年完成關鍵總成資源佈局,做熟插電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動力平臺,掌控核心總成資源;實現6個新能源整車平臺、16款車型全系列產業化準備,具備批量投放市場能力;市場份額15%以上,在自主新能源汽車中具有領先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。據瞭解,一汽新能源車項目的研發重點是插電式混合動力。
  其實,早在2009年一汽集團即發佈了一份新能源車發展規劃。按照這份發展規劃顯示,2009年至2011年,一汽計劃生產混合動力客車分別是100輛、200輛、450輛;混合動力轎車分別是20輛、100輛、200輛。數據顯示,截至2012年底,一汽累計銷售了520輛混合動力客車。
  2011年上海車展上,一汽又發佈了“藍途戰略”,宣佈將開發13款新能源乘用車和3款新能源商用車。
  北汽 “234”確保競爭力
  3月21日,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大興掛牌成立。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介紹,2014年的銷售目標2萬輛,其中北京地區銷售1.2萬輛。北汽將力爭到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銷超15萬輛。北汽新能源的技術路線主要以純電動車為主。為此,北汽集團提出了“234”戰略,即純電動汽車行駛里程2014年200公里、2015年300公里、2016年400公里,以確保北汽集團純電動汽車的競爭力。
  2010年,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曾表示,到2013年北汽集團將完成新能源汽車產業化,達到年產2萬到3萬輛的水平,到2015年爭取突破10萬輛。
  外商 合資搶市場
  在新能源汽車成為汽車企業展示的必備品時,部分國外電池廠商開始採取合作的方式進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。
  4月20日,北汽和西門子發佈聯合聲明,雙方將建立合資企業“北京西門子汽車電驅動系統有限公司”,為新能源車打造驅動系統,以推廣電動車。預計到2015年,位於北京的新工廠將實現量產,實現完全產能後每年可製造逆變器10萬台。屆時,北汽將成為合資公司的首個客戶,將電驅動系統應用於其電動汽車平臺中。
  3月28日,大眾汽車和一汽、上汽簽署協議,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,大眾與上汽將在燃料電池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方面合作,進一步開發更多環境友好型車型;大眾將和一汽聯合開發、生產一款具備突出環保性能的新車。
  專題採寫/新京報記者張潔 李沐航
  專題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 (原標題:優化產品 加碼新能源 增資國產成車企戰略新趨勢(1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t77tttot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